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发布
无人机“新规”落地!今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2024-01-23 17:40:00 发布 来源:财联社

近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正式施行,陆续有无人机新规“黑飞”罚单开出。

该规范的落地不仅规范了无人机的使用规范,也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用户表示,试飞不受影响,但若使用无人机进行影视拍摄,必须要将飞行申请纳入到前期准备过程之中。

日前,新消费日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的大疆授权高级体验店。店员对记者表示:“新规实行以后实名注册登记您的无人机,以后只要是在120米以下的高空随便飞。你如果是拍个楼,拍个山峰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超过这个距离的话,就需要进行申报了。”

有业内人士对新消费日报记者,完善的法规会促使企业加大对无人机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投入,营造出更安全的使用场景,降低失误产生的事故风险。

此外新规的落地也意味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低空经济发展将会迎来新机遇。

无人机“灰色领空”成历史

如果以无人机作为关键词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检索,记者发现越来越多消费者正在抛售手中的无人机。一方面是,无人机使用有一定的门槛,便携性不如日常拍照用的手机,吃灰率较高;另一方面是“新规”落地的影响。

此前有媒体报道,今年1月15日,阿拉尔公安局开出首张无人机“黑飞”行政罚单。该名飞手的无人机未实名登记,最大飞行高度达504m,超过了120米。根据相关规定,该名被责令停止飞行,改正违规行为,并处以500元罚款。

一名无人机爱好者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尽管大部分的无人机飞行高度能够达到500米左右,但现在只要超过规定的120米就会收到违规提示短信提醒了,部分飞手可能会因此认为无人机的可玩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出现之前,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无人机时,往往会先查询“禁飞区”或者“限飞区”,比如通过大疆官网就能看到“限飞区查询”。

 “新规”落地后,对于无人机能够使用的空域有了更为详尽的法规指导——第92.511条空域分类与划设中,对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

其中微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50米,轻、小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120米,中、大型无人机无适飞空域。其中50米和120米指的是无人机距离地表的真实高度。

换言之,飞手如在100米高的楼顶放飞无人机,无人机距楼顶的高度应小于20米。海拔较高的山地也为地表,如飞手位于山顶,真高的计算则为无人机到山顶的距离。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孙宇昊律师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新规定为普通消费者用户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此外,它也确保了运行人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安全地操控无人机,降低了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风险。”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对真正热爱并了解无人机的消费者来说,更看重的是无人机的性能与品质,而非简单的飞行高度限制。因此总体上看,该规则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相对有限。”

行业面临新调整

目前无论是购买何种规格的无人机,用户都需要进行实名登记,注册过程中并不需要提供发票信息,只需要提供无人机的相关信息以及本人或单位信息即可。

此前用户只需要考虑是否处于限飞区,如今不光要考虑地点与途径拍摄区域,同时还必须对无人机飞行高度保持时刻关注。

如果想要在管制空域飞行,就必须要提前2天左右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上提交申请。

有影视行业从业者向新消费日报记者透露:“飞手心血来潮想要玩一玩,其实也不受影响。只是拍摄一些商业项目时,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因为飞行高度可能会超过120米,并且并不是每次申请都能被快速批准,而且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无人机上是有通讯模块的,上面的信号会被相关部门捕获。”

对此,大疆方面回复新消费日报记者称:“在法规落地之前,我们官网和App上很早就已经有了飞行指南,并且也是按照‘120米’这个规范与用户在沟通的。现在法规落地之后,我们直接会更新到APP里。”

在2023年6月《无人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发布之时,大疆微信公众号也发布过用户指南,引导用户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驾驶执照、投保责任险以及申请飞行许可等。

人工智能学会天使投资人郭涛认为,一方面,由于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一些原本依赖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等业务的企业可能需要寻找其他替代方案,这可能会减少对无人机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一规定也可能促使企业加大对无人机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美索企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承志则认为:“过去无人机爱好者可以黑飞的场景会极大受限,甚至直接被严格限制,被压抑住的探索乐趣会影响一部分的决策;对无人机厂商而言,会很多行业性的变革,软硬件上如何对限制区域的高度做设置和约束,在产品体验上,可以设置低空互动场景,来弥补被限制住的娱乐性。”

2024年初,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并将于2月1日起实施。如顺丰、美团等多家企业开展低空飞行试点实验,推广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

对此,东吴证券称,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低空信息化是规模化的低空经济的数字化底座,因此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机会。

无人机“新规”落地!今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根据星矿数据不完全统计,上市企业中有12家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到了无人机零部件供应、整机生产与制造以及系统软件等,其中应用落地场景包括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等领域。

上市企业中如莱斯信息、深城交、川大智胜业务范围涉及到低空管理系统,景嘉微的业务范围涉及到图形显控系统,佳讯飞鸿涉及到指挥调度系统。